7月4日,西華大學追尋者“三下鄉”團隊于鄧小平故居參觀鄧小平陳列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紀念鄧小平為專題的陳列館,距鄧小平故居約500米,占地面積10畝,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采用川東居民特色與現代建筑風格相結合的手法設計,展覽通過100余冊文獻資料、400余張圖片資料、3部視頻資料以及3處配套場景,展館內現有藏品13411件(套),其中一級文物34件、二級文物35件、三級文物96件,這些珍貴的文物和資料運用先進的陳列布展理念和現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全面再現了鄧小平同志的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和歷史功績。
走進陳列館,展覽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為主題,通過豐富的文物、圖片、文獻資料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了鄧小平同志從革命年代到改革開放時期的非凡歷程。展覽首先介紹鄧小平同志,“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為中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國誕生,立下赫赫戰功。他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進行艱辛探索。他為成功開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勛。”
展覽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走出廣安”反映了鄧小平的家世、童年和少年讀書生活,旅法勤工儉學走上革命道路,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投身國內革命洪流等早期革命生涯。
圖為實踐隊參觀“走出廣安”單元
第二單元“戎馬生涯”反映了鄧小平從領導廣西革命斗爭、參加長征到戰斗在抗戰前線,再到揮師解放戰場,為建立新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立下的赫赫戰功。
第三單元“艱辛探索”反映了建國后,鄧小平主政大西南,特別是作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總書記執任上,為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的艱辛探索。
圖為實踐隊參觀“艱辛探索”單元
第四單元“非常歲月”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鄧小平在江西的日子和他復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大刀闊斧地全面整頓,表現了他“兩落兩起”的傳奇經歷。
第五單元“開創偉業”反映了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領導黨和人民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功績。展覽介紹了鄧小平從赴法勤工儉學,再到參加革命初期的英勇斗爭,從新中國建設時期的卓越貢獻,再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每一個階段都展現了鄧小平同志堅定的信仰、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領導才能。
圖為實踐隊參觀“開創偉業”單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出現于展館的最后部分,這句話即使對鄧小平同志一生的概述,也是鄧小平同志的初心與使命,鄧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中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展覽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為結束,“鄧小平同志對黨和人民的貢獻,是歷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鄧小平同志的卓越領導,正是由于有鄧小平同志大力倡導和全力推進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欣欣向榮,中國人民才能過上小康生活,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以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
圖為實踐隊參觀展覽最后部分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師生們被鄧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跡深深吸引,駐足在展品前,仔細聆聽講解員的介紹,觀看珍貴的文獻資料、歷史照片和實物展品,更是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與偉人交流,親身經歷了鄧小平同志所經歷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通過此次參觀活動,實踐隊師生重溫了鄧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跡和卓越貢獻,鄧小平同志的崇高風范和家國情懷,深刻地理解了鄧小平同志的初心與使命,更深刻領悟到了其背后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激發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熱情,也汲取到了奮進前行的力量,要學習鄧小平同志的崇高品格和偉大精神,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念,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