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實踐隊在立新村開展實踐活動,郭晶供圖)
“漫步田間 揮汗耕耘”
7月22日,團隊前往湖南省湘潭市鶴嶺鎮立新村,水稻作為湖南糧食產物,立新村始終圍繞水稻種植開展工作。成員深入田間地頭,近距離觀察水稻的長勢,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了解和分析水稻的健康情況。成員跟隨農民的步伐,鋤頭挖雜草,彎腰識作物,太陽明媚,應是勞作正當時,成員們一起體驗了勞作的樂趣,也收獲了經驗和喜悅。同時,成員們為了解當地特色荷花蓮蓬產業,就蓮蓬的育種、種植、病蟲草害防治等各個階段進行調研,充分展現蓮產業對當地農戶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農戶的幸福來源于豐收,而我們的使命正是如此,這是身為農學人所需要承擔起的責任和擔當。青年一代應當艱苦奮斗,苦干求實,才能為農業發展貢獻堅實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在田間地頭勞作,郭晶供圖)
“科技新風拂鄉弄,一寸一品結碩果”
7月23日,團隊來到湖南立新村參觀了由退役軍人賀曉于2022年6月創立的湘潭小兵哥農業有限公司。賀曉計劃依托電商直播,形成“農副產品+生產基地+電商”的發展鏈條。經理著重強調:直播帶貨品的銷量,還助力了鄉村振興,改善了農村就業情況,有效促進了城鄉經濟的交流與融合。通過電商培訓的當地村民將參與銷售企業的預制菜成品和當地農副產品,共同打造一個以銷售助農產品、預制菜產品、臘制品、生鮮產品為主的直播基地。這樣,更多的農人將以主播、供貨商等新角色,實現家門口的就業。

(圖為實踐隊調研鄉村振興產業科技化程度,郭晶供圖)
“探村訪民,深入調研”
7月24日,為考察當地農業發展現狀,成員們首先開展了部分稻田調研工作并向本村農民了解了本村的發展情況。多數農民反映部分地區面臨土地碎片化、農業機械老化等問題。對此,當地政府對農業支持力度較大,對土地建設進行了高達80%的補貼并聘請了農技員。經過此次實地調研,成員一致認為應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和應用,提高農業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時相關部門應完善農業政策體系,確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實施,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

(圖為實踐隊在考察當地土地情況,郭晶供圖)
“政策下鄉,青春助力”
7月25日,實踐團隊在立新村開展農業農村宣講會。團隊成員去往村民家中宣傳有關鄉村振興、土地流轉、農村補貼、互聯網進農村等政策,將政策以通俗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講解,使村民能詳細了解不同政策的內容,涉及領域以及發布的意義,回答村民的問題,提高他們對政策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實踐團隊通過宣講活動深入農村,與農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和想法,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給農民鄉村生活的變化以及農民們對于鄉村振興政策的支持。

(圖為實踐隊在與農民面對面交流,郭晶供圖)
這次實踐經歷提升了成員自身的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成員的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更深刻了成員堅守農林報國的初心和厚植綠色生態的情懷,讓其走進鄉土中國深處,在實踐中理解勞動和汗水。讓我們一同腳踏實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