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藍的海天之間,有一座島嶼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輝煌,那就是山東威海的劉公島。這片承載著甲午海戰沉重記憶的土地,如今已化作一座生動的紅色教育基地,吸引著無數學子前來探尋歷史的足跡,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2024年7月24日,曲阜師范大學“新麥場精神”實踐隊前往威海劉公島并化身講解員用青春與熱情,講述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青春誓約鳴甲午,歷史重擔肩上扛
7月的劉公島,海風輕拂,草木蔥蘢。在這片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土地上,實踐隊以講解員的身份,走進甲午海戰博物館,用青春的聲音喚醒沉睡的歷史。活動前夕,實踐隊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從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戰役過程到人物故事,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精準無誤。實踐隊員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不僅僅是講述一段歷史,更是傳承一種精神,一種不畏強敵、勇于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圖為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馮珈芮 供圖
悲壯歷史訴衷腸,甲午風云再回響
甲午海戰博物館,這座被譽為“20世紀中華百年建筑經典”的展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歷史內涵,吸引著無數游客的目光。學生們一踏入展館,就被那高聳的北洋海軍將領雕像所震撼。雕像中的將領手持望遠鏡,目光堅毅,仿佛仍在凝視著遠方的海平線,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在講解過程中,實踐隊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資料,將甲午海戰的悲壯場景一一展現在游客面前。從北洋水師的成軍到黃海海戰的慘烈,從威海衛保衛戰的堅守到《馬關條約》的簽訂,每一個歷史片段都讓人深感震撼,也讓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安寧。
圖為鄧世昌手持望遠鏡目光堅定凝視遠方,守護遠方海平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馮珈芮 供圖
先輩精神照前程,紅色精神永流傳
“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劉公島時的殷殷囑托,如同春雷般在實踐隊員心中回響。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份紅色精神傳承下去。在講解過程中,實踐隊不僅講述了歷史事實,更融入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和期望,讓游客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于青年一代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
圖為甲午戰爭期間,村民被迫四處逃難分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馮珈芮 供圖
互動體驗悟真諦,歷史對話心連心
為了讓游客們更加直觀地感受甲午海戰的慘烈與悲壯,博物館內還設置了一系列互動體驗項目。實踐隊引導游客們參觀復原的戰艦模型、體驗炮臺射擊等互動環節,讓游客們在參與中深化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此外,實踐隊還組織了“我與歷史對話”主題活動,邀請游客們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許多游客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參觀學習,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歷史的重要性和紅色精神的偉大意義。
圖為實踐隊員為游客們講解民族英雄鄧世昌。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馮珈芮 供圖
青春使命勇擔當,紅魂閃耀新時代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與緬懷,更是一次對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通過這次活動,實踐隊成員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投身到新時代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時,他們也將繼續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讓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甲午回響,紅魂永續。在這片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土地上,一群年輕的大學生講解員用他們的青春與熱情,講述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傳承著那份永不褪色的紅色精神。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和期望,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以青春之名,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輝煌篇章。ㄍㄓ崋T:馮珈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