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青年學子更好地切身體驗各地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紅跡尋英·志承榮光”實踐隊積極響應號召,于7月14日前往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聊城革命烈士紀念堂參觀學習。
紅色文化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是我們國家和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需要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作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豐富內涵,推動其創新發展,使紅色基因薪火相傳,讓紅色文化激揚出文化自信的強大力量。
著名愛國文學家文天祥曾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踏入聊城革命紀念堂時,我的心仿佛和歷史連結起來了,我用心傾聽歷史的聲音,深入了解每一位革命烈士流血犧牲的英勇事跡,感受他們的不怕犧牲、舍生忘死的英雄品質。我不禁發問:如果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哪會有我們今日和平安詳的生活。我每每想到此刻,心頭總會一顫,眼眶內不禁充滿熱淚。我總會身臨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熱忱的愛國赤子之心,他們為保衛祖國和家鄉付出巨大的犧牲,默默無聞、不求名利,只求保衛祖國的和平。他們的一句“我是中國人!”鏗鏘有力,擊退了無數的敵軍。自此,他們的熱血灑在祖國的大地上,留下了他們的魂魄。每一位青年都應當學習他們的革命戰爭精神,不怕困難,英勇斗爭。就像是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我們也應當不畏懼、不退縮、迎難而上,創造出屬于我們的累累碩果;在接下歷史的接力棒時,我們也應當目光堅定,不忘初心,擔當起時代的重任,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歷史印記猶在眼,歲月故事動人心,紀念館里憶往昔。紀念堂內留存的珍貴的戰士遺物和英雄事跡講述卡生動地再現了革命先烈英勇奮戰的光輝歷程。革命烈士們手握長矛和長槍,各個面容堅毅、眼神堅定,他們心中的愛國熱情再也按捺不住了,視死如歸,前赴后繼地奔赴在前。穿過歷史的洪流,當我凝重地肅立在它們面前時,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我仿佛聽到了當年戰爭地炮火聲和向前沖的吶喊聲,切身地感受到他們地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感受時代的變革,逝去的英雄烈士仍然會永遠停留在人民的心中!歷史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歷史的畫卷緩緩向我們展開,他們的英魂不會被時間沖刷,會永遠駐在我們心間,革命英雄永垂不朽,我們每個人都要向他們致敬,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數的戰士為了保衛祖國付出巨大的犧牲,甚至是至親和生命。他們不怕犧牲,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毫不猶豫地沖鋒在戰爭的最前線。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浴血奮戰,我們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人民才會越來越幸福。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永恒的英雄篇章,他們的英雄事跡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將會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期,當今世界并不和平,只有我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反思歷史,我們才能夠從中汲取力量和勇氣,真正地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創造出屬于我們的青春華章!
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才能繼往開來。通過參觀革命英雄紀念堂,我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歷史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青年,我們只有不斷明確歷史的定位,不忘初心,任重而道遠,擔當起時代的重任,持續推進歷史的進程和祖國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和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