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文化是北辛土陶的靈魂,北辛土陶是北辛文化的載體。為響應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煙臺理工學院薪傳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鄭家申的帶領下前往山東省滕州市走進北辛文化,探索北辛土陶的魅力,并分析其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與價值。
7月26日上午,薪傳社會實踐隊在滕州市官橋鎮團委書記薛淑雅帶領下走進滕州市北辛文化館,一同深入了解北辛文化,通過參觀北辛文化館,隊員們對北辛遺址的歷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體悟。
隨后,在官橋鎮團委書記薛淑雅的陪同下薪傳社會實踐隊一行前往官橋鎮辛村位于薛故河南岸的北辛文化遺址。北辛文化源于北辛遺址,北辛遺址距今約7300至8400年,在官橋鎮團委書記薛淑雅的介紹下,薪傳隊員們更好的理解了這片土地上的古人如何生活、如何發展,從而為現代社會提供寶貴的借鑒。


7月26日下午,薪傳社會實踐隊懷揣著仰慕之情前往北辛土陶工作坊拜訪棗莊市工藝美術大師、滕州工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北辛土陶代表性傳承人王劍鋒老師,隊員們非常有幸在王劍鋒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王劍鋒老師制作的注入了創意且與生活實用性相結合的北辛鼎,接著,隊員們滿懷興趣地親身體驗了土陶制作,更進一步深入體悟了北辛文化與北辛土陶的魅力,感受到了北辛文化與北辛土陶的密切聯系。


隨后,薪傳社會實踐隊指導老師鄭家申與王劍鋒老師在北辛土陶工作坊圓滿順利舉行了揭牌儀式。鄭家申老師闡述了此行旨在讓當代大學生近距離接觸非遺文化的目的和對未來實踐成果的期望,而后得到了王劍鋒老師的高度贊同與熱烈歡迎。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薪傳社會實踐隊隊員們感受到北辛文化和北辛土陶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更在于其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與價值,且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在北辛文化和北辛土陶的基礎上讓非遺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