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響應校團委、學院團委對社會實踐的工作指示,堅定落實國家文旅局《“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E韻非遺夢相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考察團專項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濟南市文化館、濟南市博物館、山東省手造展示中心等地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并對非遺傳承人面塑洛遂、錫雕王緒賢、剪紙王濤等老師進行線上采訪。

本次會議由團隊負責人劉坤宇主持,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參與。本次活動對前期的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活動伊始,為更深入了解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情況,團隊制作了調查問卷,在老中青不同群體中進行分發調查,并在事后對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整理與分析。

7月初七月初,團隊在隊長劉坤宇同學的帶領下,參觀了濟南市文化館與濟南市博物館,從文化歷史、制作工藝、當代傳承等多角度對濟南非遺工作進行全面學習與深度思考,并順利會面濟南市文化館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付偉安主任。此外,為更加直觀了解傳統手工藝的制作過程,團隊成員前往山東省手造展示體驗中心,親身感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生命力與手工藝從業者的勤勞與匠心。至此,團隊成員更加堅定了傳承好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中華傳統手藝的初心與信念,深耕傳統文化博大知識,領略優秀技藝絕美風韻。
七月底,團隊活動進入線上調研階段。經過各團隊成員的實地考察與線上聯絡,實踐團成功與濟南市面塑洛遂、錫雕王緒賢、剪紙王濤等非遺傳承人取得聯系,并約定進行線上會談。面塑洛遂、錫雕王緒賢、剪紙王濤等非遺傳承人向團隊講述了他們與面塑、錫雕、剪紙等傳統技藝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如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考,為團隊描繪出一幅絢爛的文化圖景。通過線上訪談與聆聽,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傳承人面對傳統技藝原始而高貴的熱情,深深為諸位老師多年來的堅守與努力而動容。
隨著線下實踐調研與線上實踐采訪的結束,社會實踐隊成員對實踐過程進行宣傳,在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發布宣傳視頻,在小紅書、搜狐網、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發布相關文章,在大學生校園網、多彩大學生、愛開大學生、社會實踐網、大學生之聲等網站發布相關實踐推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團隊獲得濟南市文化館的高度認可。

事后,團隊成員持續性跟進針對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與保護工作的研究,從濟南面塑的悠久歷史到剪紙文化的堅韌傳承,團隊成員從每一位匠心獨運的傳承人口中獲得了一份份感動與震撼,從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中體悟了一段段歷久彌新的傳承故事。如今,“E韻非遺夢相承”專項社會實踐項目全面落下帷幕,隊員們將保持昂揚的斗志,嚴謹的精神,繼續前行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