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7月16日上午,公費師范生院2024年暑期“三下鄉”赴上饒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前往上饒市靈溪淤里小學,對該小學校長蘇正偉校長進行了深入的訪談。

蘇正偉是一名中小學一級黨員教師,已有二十余年的從教經驗與黨齡。在教育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二十七年,先后在多所學校工作,現今又回到農村學校靈溪淤里小學。但不論是城市或是農村、普通教師或小學校長,蘇正偉校長始終保持初心,牢記作為黨員教師的使命與擔當。
蘇正偉校長首先介紹了淤里小學的基本情況,淤里小學坐落在淤里村,瀕臨信江河,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但近年來卻由于教師數量過少、生源缺乏而面臨著被拆的問題。談起該問題時,蘇正偉校長表示自己雖不舍,卻仍感到開心,他說道:“淤里小學被拆,說明國家在逐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孩子們也能更好地成長。”
服務隊隊員隨后又詢問起從教來遇到的困難,蘇正偉校長便提到2022年調崗回到靈溪小學時遇到的水災。“當時學校一樓幾乎都被淹了,多媒體電腦、座椅、桌子等設施都損壞了,”回憶起兩年前遇到的自然災害,蘇正偉校長不由面露難色,“學校需要資金重建,我就積極爭取淤里村委的支持。”爭取結果使靈溪淤里小學煥然一新,大大改善了學校的環境,并得到了廣大師生和群眾的好評。

盡管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有限,蘇正偉校長也為了使學生們獲得更好的發展,做出了許多努力——自主設計了《文明禮儀》課程,促使學生懂文明、講禮貌;創辦了本校報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設置書法課等特色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等。

訪談進入尾聲,蘇正偉校長給予青年師范生殷切的寄語——要有一顆熱心,不忘初心,教書育人;要有一顆愛心,用愛滋養學生的成長;要有一顆奉獻的心,守得住清貧。教育不是“一錘子買賣”,重在朝夕相處,貴在潛移默化,更需要堅持不懈。蘇正偉校長將繼續秉持立德樹人之心,踐行教書育人使命,而新時代青年師范生也將用破繭成蝶的成長、奮發有為的擔當,唱響不同歷史時期的青春之歌。(圖/文 曾楊梓 鄭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