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南寧本土文化,尋找中華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關鍵,7月15日至19日,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團委學生會遇“踐”紅色足跡志愿服務隊深入南寧的街道社區調研南寧本土文化。

走訪祠堂

發放問卷

召開總結會
團隊一行跟隨陸曉芹老師調研陳東村和陳西村的村落文化。她告訴隊員們,村落文化體現一個村子的精神風貌,需要留心觀察。村規民約融入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中的公告欄是村民獲取信息、村務公開透明的重要平臺。團隊還拜訪了陳東村的花婆廟。該廟建于清代,是研究地方人文風俗習慣的實物資料。
團隊在上堯街道和相思湖購物公園附近以及線上發送調查問卷,了解民眾對中華文化以及南寧本土文化、村落文化的認識度,并收集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和保護村落文化的建議。經調查統計發現,51%的市民對于南寧本地的傳統文化不了解,60%的市民對上堯街道以及南寧周邊城中村相關村落文化限于聽說。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興趣不高和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流失,是當前上堯街道以及南寧周邊城中村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問題。
19日,團隊在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會議室召開總結會議,會議由吳坤儀同學主持。會上,每一位團隊成員分享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見聞與感受,吳坤儀同學進行活動工作總結,她肯定了隊員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感謝大家的辛勤付出,同時指出隊員在工作上的存在的不足之處,希望隊員們在未來共同進步。
調研和發放問卷活動,匯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為保護和傳承南寧本土文化提供了寶貴啟示,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