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紅色的記憶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回顧,都是對先輩們不屈不撓精神的致敬,也是對我們信仰的堅定。2024年7月26日,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鑄魂弘夢,紅色傳承”實踐隊來到了濟南戰役紀念館。

在濟南,有一座英雄山,這里山明水秀,蒼松翠柏。濟南人心中的革命圣地——濟南戰役紀念館便坐落于英雄山南麓。
七十多年前,一顆紅色信號燈劃破了濟南寧靜的夜空,濟南戰役正式打響。歷經八天八夜的浴血奮戰,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這場偉大的勝利,打出了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決心,展現了令人敬佩的戰斗精神和英雄氣概。五千余名將士血灑戰場,一千六百余名英烈長眠于英雄山。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紀念館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收藏了原戰斗部隊的軍史、師史、團史、原化野首長、兵團首長、指揮員和親歷者撰寫的回憶錄等大量實物,以文獻展示的方式詳細介紹了濟南戰役的發展趨勢,搭配戰時圖片使隊員們真切的感受了戰斗的壯烈。

1952年10月27日,毛澤東主席來到四里山悼念烈士,當毛主席站在山坡上的時候,他感慨到“這里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啊,有這么多贏了長眠在這里,四里山就變成了英雄山。”硝煙雖已遠去,但對烈士的哀思仍然在人們心中。在濟南戰役紀念館的悼念廳,可以看到烈士的名字。走到這個展廳,讓人無限感慨那段戰爭的歲月,忍不住濕了眼眶。

走出紀念館,陽光灑在英雄山寬闊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一幅和諧安寧的畫面映入眼簾。回首望去,紀念館的輪廓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更顯莊嚴,讓人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對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充滿了無限的敬仰。

作者:張澤申
隊伍:“鑄魂弘夢,紅色傳承”社會實踐隊
指導老師:劉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