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風情-戲韻鄉村”——傳承戲曲與文化 調研走訪團赴安慶市“嚴鳳英紀念館”參觀#

在安徽省安慶市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黃梅戲如同一條悠長的河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而在這條河流的璀璨星空中,嚴鳳英無疑是那顆最為耀眼、永不熄滅的星辰。7月24日上午,傳承戲曲與文化調研走訪團有幸參觀了位于安慶市菱湖公園內的嚴鳳英紀念館,這不僅是一次對黃梅戲藝術的深入探索,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和文化的朝圣。
嚴鳳英紀念館,這座被譽為“黃梅閣”的殿堂,靜靜地坐落在菱湖公園的湖中半島之上,仿佛是黃梅戲藝術世界中的一座孤島,遺世而獨立,卻又與周圍的自然風光和諧共生。紀念館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與菱湖公園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讓人在踏入館內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一種濃厚的藝術氛圍和歷史沉淀。 紀念館內部分為多個展區,每個展區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著嚴鳳英的藝術生涯和卓越貢獻。從珍貴的照片、實物到詳盡的文字介紹,再到生動的影像資料,每一處細節都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黃梅戲蓬勃發展的年代。
嚴鳳英,這位黃梅戲表演藝術的杰出代表,用她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為黃梅戲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紀念館中,我們看到了嚴鳳英從青澀少女到成熟藝術家的成長歷程,感受到了她對黃梅戲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嚴鳳英的雕像,這座由黑色大理石基座和漢白玉石雕嚴鳳英立體像組成的雕塑,仿佛將時間定格在了她最為輝煌的時刻。雕像中的嚴鳳英身著戲服,面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溫柔,仿佛隨時準備為觀眾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演出。雕像下方基座內安放著嚴鳳英的骨灰盒,正面刻有書法家賴少其所題的“天上人間”,寓意著嚴鳳英雖已離世,但她的藝術精神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在紀念館的展覽中,我們還看到了嚴鳳英主演的多部經典劇目如《天仙配》、《女駙馬》、《打豬草》等的介紹和影像資料。這些劇目不僅是黃梅戲藝術的瑰寶,更是嚴鳳英藝術生涯中的里程碑。通過這些經典劇目的再現,我們仿佛能夠聽到嚴鳳英那優美動聽的唱腔,看到她那細膩傳神的表演,感受到黃梅戲藝術的獨特魅力。 此外,紀念館還定期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和學術講座,邀請黃梅戲名家和學者前來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演出經驗。這些活動不僅為黃梅戲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為黃梅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嚴鳳英不僅是黃梅戲藝術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國戲曲文化的重要傳承人。她以精湛的表演藝術、獨具特色的優美唱腔、德藝雙馨的藝術風范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尊敬。她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藝術精神和人格魅力將永遠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 在參觀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嚴鳳英精神對于黃梅戲藝術乃至整個中國戲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家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傳承者。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人繼續為黃梅戲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嚴鳳英紀念館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文化的朝圣。在這里,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黃梅戲藝術的魅力和嚴鳳英大師的卓越貢獻。讓我們銘記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和她的精神遺產,共同為黃梅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愿黃梅戲藝術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