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今風相輝映,展中華歷史畫卷湖北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同時也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這座博物館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湖北省立公共科學實驗館。經過多年的發展,湖北省博物館已成為荊楚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文化地標。為了解館內文物其背后的歷史,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育添錦色,杏壇振新聲”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24日前往湖北省博物館,傳承中華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良美德。
- 走進生活調研,教育深入人心
巴丹柔 供圖
實踐隊員們提前了解了相關知識,以確保問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問卷發放到實踐隊員家長和館內參觀者的手中,邀請大家積極參與,真實反饋他們對湖北省博物館及其館內文物背后歷史故事的認識。

巴丹柔 供圖
湖北省博物館的藏品跨越了從史前到近代的不同歷史時期,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實踐隊員們通過實物學習到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生產工藝、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這種直觀的學習方式比書本更加生動和深刻。博物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它們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例如,曾侯乙編鐘不僅展示了先秦時期的音樂成就,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通過這些文物,隊員們感受到了歷史的連續性和文化的傳承。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僅有曾侯乙編鐘,還包括越王勾踐劍、云夢睡虎地秦簡、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這些珍貴文物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也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三、藝術審美交融,科技創新啟迪
巴丹柔 供圖

巴丹柔 供圖

巴丹柔 供圖
對于學習考古、歷史等專業的隊員來說,博物館的藏品是第一手的研究資料。他們可以通過觀察文物的制作工藝、材料、裝飾風格等,進行專業分析和研究,這對于他們的學術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博物館中的藝術品和工藝品展現了古代人民的審美追求和藝術創造力。隊員們可以通過欣賞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這對于個人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古代文物中的創新思維和技術成就,如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簡牘的制作方法等,可以激發隊員們對現代科技和未來發展的思考,啟發他們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尋求創新。

巴丹柔 供圖
博物館的參觀可以成為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通過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實踐隊員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和民族精神,從而培養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同時,實踐隊的集體活動可以增進隊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可以共同探討問題、分享感受,這種集體活動有助于建立團隊信任和協作精神,這種精神在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將起到十分積極重要的作用。另外,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可以讓隊員們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種認識可以轉化為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行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