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前身為1931年11月創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是唯一一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并繼續辦學的院校。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八路軍衛生學校”。1940年3月,時稱八路軍衛生學校的中國醫科大學由張村驛遷到延安東門外的柳樹店村。同年9月,經毛澤東提議,正式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
在中國醫科大學舊址大禮堂的展覽中,同學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毛主席題詞的光輝指引下,中國醫科大學培養了十萬余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著名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紅醫精神,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在醫學教育、醫療服務領域的重要表征,其核心內涵就是毛澤東同志為中國醫科大學題寫的‘政治堅定、技術優良’、’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薪火文藝•輕騎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團團員們滿懷敬意與激情,前往延安中國醫科大學舊址的征程,旨在通過實地參觀與宣講,傳承并發揚“紅醫精神”。在舊址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鐫刻著先輩們艱苦奮斗、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宣講團成員們在這里,不僅聆聽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深刻體會到了“紅醫精神”的實質——那是一種對國家和人民深沉的愛,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勇于擔當的堅定信念。此次參觀宣講,不僅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對“紅醫精神”的一次深刻傳承與弘揚,激勵著更多青年學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