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浮光志愿小分隊”實踐團于7月10日在重慶市黔江區城東街道三元路官壩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浮光志愿小隊”實踐團的合影 羅新杰供圖)
7月10日,“浮光志愿小分隊”實踐團來到黔江區城東街道三元路官壩社區。在社區干部的帶領下,實踐團先來到三元路官壩社區志愿服務點對當地情況進行調研。緊接著實踐團隊以宣揚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旨,針對5個特殊群體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基層干部,個體小商戶,農民,了解到了官壩社區核心理念、特色發展,并用所學知識幫助當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圖為黨支部書記與實踐團隊員交流的合影 黃俞貴供圖) 首先,實踐團來到城東街道三元路官壩社區進行調研,在朱元芳干部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整個居委會,一共上下兩層,會議室、學習室、娛樂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可見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重視以及大力支持。
(圖為居委會文化墻 黃俞貴供圖)
隨后,實踐團分為兩組來到社區開展了問卷調查活動。問卷內容涵蓋農村居民是否了解鄉村建設、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鄉村建設發生的變化等方面。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鄉村基層問卷調查 黃俞貴供圖)
(圖為環衛工人填寫調查問卷 冷虹靜供圖)
本次三下鄉調查問卷活動調研數據的收集一定程度上為政府制定鄉村發展政策和改善民生提供數據支持。常言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作為當代大學生,不去體驗生活,不去了解農村、了解社會,不與社會相融,便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大學生和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通訊員黃俞貴 黃智慧 陳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