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山東大學學生春暉社“手星陽光”支教隊成員張益豪在曲家村村委會進行其第二次課程教學活動,本次課程針對曲家村小學班準備,主要內容是從電影《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學習英語、欣賞英語。


課上,張益豪首先以前一節課《音標》的剩余知識講起,用較短的時間復習了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們對前一節課的認識更加深刻、對音標的記憶更加熟練;緊接著利用多媒體為同學們播放電影《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通過“邊看邊教”的形式,鍛煉同學們對英文電影的理解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們對英語的興趣。本次課上,張益豪帶領學生們觀看了整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部分。從威利·旺卡將五張金票塞進全世界的旺卡巧克力棒開始講起,帶領同學們對前四位金票獲得者奧古斯特、維魯卡、維奧莉特和邁克的性格進行討論,并復習了相關單詞;而后在觀看五位孩子與其家長在威利·旺卡的帶領下參觀工廠的部分中,對前兩位被淘汰的孩子奧古斯特和維奧莉特的淘汰原因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奧古斯特因其貪婪而無度地對糖果和巧克力地索求,最終掉進了巧克力河中而被淘汰,張益豪在對其淘汰原因分析中引出單詞Greed(意為貪婪),并帶領同學記憶和認讀;而維奧莉特由于對“第一名”的病態追求,促成了其傲慢的性格,最終心火過旺,吃下尚未研制成功的糖,變成了藍莓樣相貌而被淘汰,在這一部分,張益豪引出單詞Pride(意為自豪、驕傲、傲慢),并對該單詞的褒義情景和貶義情景進行了大致講述,最后由該單詞引出另外一部文學作品
Pride and Prejudice(即《傲慢與偏見》),并推薦學生們閱讀。由于課程時長原因,剩余的內容將于之后的課程中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