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如今中國的大學生們都把讀大學看成了是放松自由娛樂的四年。導致在大學里沒有學到絲毫東西。導致了眾多大學生一畢業既失業的悲劇。人們都說現如今大學生就業也困難,就業壓力大,試問在大學里如此放縱自己壓力怎會不大?下面愛開大學生小編就為大家算算每年讀大學的費用,算完后你還好意思不努力學習嗎?
一個讀大學成本計算公式在網上熱傳,用經濟賬算算荒廢一日要虧多少錢,結果讓大家都覺得肉疼。有人為大學新生算賬,大學開銷分為5部分,囊括學習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上課期間的純消費為132元。讀大學還等于放棄了工作收入。一進一出,合計共支出18.03萬,除以640天,每天是282元。
給上大學算筆經濟賬,讓大學生們以具體和直觀的數據來看看自己讀大學的成本,來體會一下父母供自己讀大學的不易,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你的大學成本是多少呢?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成本,這個成本包括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等等。以往談到讀大學的成本,首先想到的是大學的學費,大學生的生活費,而實際上,這些成本都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成本,還有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成本往往更大。4年的讀書時間等于同時放棄了工作,原本可因工作帶來的收益也應算作讀大學的隱性成本。按照本科生每月2500元的平均薪酬水平來算,四年便可獲得12萬元的隱形成本,加上學生的個人開銷,大學四年的成本可達18萬元。
逃課成本: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一年學費1萬多,逃課的成本就更高了。若按照每天6節課的平均水平來算,一天的逃課成本可達300多元。有同學甚至用當下最為流行的數碼產品量化起了逃課成本,翹課半個月浪費的錢,就可以買回一部全新的一部iPhone5C!逃課三周相當于丟了一部IPhone5。
總結:雖然說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投入多少金錢成本、損失多少經濟收入來衡量讀大學的重要性,但是對于大學生們來說,對自己讀大學的行為有一個成本意識,還是很有意義的。這個成本計算可以直觀地讓大學生們明白,要想讓自己的求學生涯不做“虧本生意”,就應該認真對待學業,不管是曠課、遲到還是早退,都意味著一筆經濟損失。如果要彌補這種成本上的損失,就應該充分利用大學中的每一寸光陰,好好努力。
而且,大學生學習到的東西越多,取得的進步越多,就越能“稀釋”為了讀大學所付出的成本代價,也意味著現在的成本投入會在將來發揮出更大的效力。因此,這個“大學成本計算公式”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提醒大學生們要有成本意識,進而約束自己的行為,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希望每個大學生都能讀懂這層含義。